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质控指标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规范的医疗质控指标体系对加强科学化、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月9日,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同时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相关指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积极配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做好相关指标信息的上报工作。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相关专业质控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强化结果运用,指导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本文摘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中癫痫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质控指标。
指标一、癫痫发作频率记录率(NEU-EPI-01)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癫痫患者中各种发作类型的发作频率均得到记录的人数占同期住院癫痫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治疗癫痫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发作频率。准确记录各种发作类型的发作频率是抗癫痫治疗的依据和基础,也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是反映癫痫治疗效果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说明:(1)癫痫指至少 2 次间隔>24小时的非诱发性(或反射性)痫性发作,或确诊某种癫痫综合征。参考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发布的《ILAE官方报告:癫痫实用定义》。
(2)癫痫的发作分类包括: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不明起始部位发作、未能分类发作。参考 ILAE 发布的《癫痫发作类型的操作分类:国际抗癫痫联盟意见书》。
指标二、抗癫痫药物规范服用率(NEU-EPI-02)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癫痫患者(确诊 3 月及以上)中近 3 月按照癫痫诊断类型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人数占同期住院癫痫患者(确诊 3 月及以上)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减少癫痫发作频率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对于每一例确诊的患者,均应采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反映医疗机构使用抗癫痫药物规范性。
说明: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指患者依照发作类型服用恰当的抗癫痫药物,按照规范剂量,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3月及以上。参考中国成人癫痫患者长程管理共识专家协作组发布《关于成人癫痫患者长程管理的专家共识》。
指标三、抗癫痫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NEU-EPI-03)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癫痫患者病程中发生抗癫痫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人次数与同期住院癫痫患者总人次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的合理性。
说明:抗癫痫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指:使用抗癫痫药物后导致患者需前往门诊就诊,并减药、停药或对症处理;或导致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或住院时间延长;或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或出生缺陷。
指标四、癫痫患者病因学检查完成率(NEU-EPI-04)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癫痫患者完成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核磁共振)及脑电图学相关检查(普通或视频长程脑电图)的人数占同期住院癫痫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是重要的明确癫痫病因的手段, 其完成率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医疗质量。
说明:神经影像学检查指头部 CT 或核磁共振检查,脑电图学相关检查包括常规头皮脑电图监测或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癫痫患者病因学检查应完成神经影像学检查及脑电图学相关检查。
指标五、癫痫患者精神行为共患病筛查率(NEU-EPI-05)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癫痫患者完成共患病(抑郁症、焦虑症)筛查人数占同期住院癫痫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精神和行为障碍是所有癫痫患者及家庭的一个重要担忧和负担,其带来的社会负担及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患者本身的发作情况。该指标体现医疗机构对癫痫患者抑郁症及焦虑症为主的精神疾病共病筛查情况。
说明:癫痫患者精神行为共患病焦虑症、抑郁症筛查应使用经验证的中文版筛查量表。
指标六、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妊娠宣教执行率(NEU-EPI-06)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育龄期( 18 ~ 44 岁,月经周期正常)女性癫痫患者(或照料者)在一年内至少接受过 次关于癫痫及治疗如何影响避孕或妊娠咨询者占同期育龄期女性住院癫痫患者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癫痫与生育能力下降、妊娠风险增加以及新生儿畸形风险相关,该指标体现对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方案计划性和管理水平。
说明: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指确诊癫痫,且具有生育可能的女性(18~44岁)患者。育龄期女性患者(或其照料者)应每年至少接收一次关于癫痫及其治疗对避孕、妊娠可能的影响的咨询:包括生殖内分泌情况的评估或相应的药物调整;避孕教育;围孕期叶酸增补知识普及;孕期癫痫及抗癫痫药物潜在风险讨论;妊娠安全教育;哺乳知识普及;针对妊娠需求进行药物评估或调整及其他相关问题。
指标七、癫痫患者择期手术在院死亡率(NEU-EPI-07)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住院行癫痫择期手术的癫痫患者术后在院死亡率。
计算公式:
意义:是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外科医疗质量的终点指标,体现了医疗机构癫痫外科的综合质量。
说明:对两种及以上足量抗癫痫药物规范治疗失败的癫痫患者,应进行癫痫手术评估。癫痫手术评估检测包括:头皮脑电图检测、发作期视频脑电图检测、头部核磁共振、头部PET/CT或PET/MRI及头部功能影像检测。对上述各项检测均提示一致的致痫灶,应行择期手术。
指标八、癫痫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EU-EPI-08)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住院行癫痫手术的癫痫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情况。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和长期预后。
说明:癫痫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脑积水、颅内/颅外感染(浅表或深部)、颅内或硬膜外脓肿、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血肿、静脉窦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肺部感染、代谢紊乱、语言障碍、记忆障碍、偏瘫、精神障碍、视野缺损。
指标九、癫痫患者术后病理明确率(NEU-EPI-09)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住院行癫痫病灶切除手术的癫痫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明确率。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外科手术术后病理诊断明确情况。患者病理结果是后续治疗和预后的基石,明确病理结果,有助于患者长期治疗、随访及教育。
说明:癫痫术后病理明确指规范确切的临床病理诊断,包括明确癫痫患者切除病灶的病理诊断为:皮质发育畸形、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结节性硬化、海马硬化、灰质异位、肿瘤、软化灶、胶质瘢痕、炎症、血管畸形、感染性病变、非特异性改变等。
指标十、癫痫手术患者出院时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率(NEU-EPI-10)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癫痫患者出院时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率。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外科手术术后序贯治疗情况。
完成癫痫手术治疗后,患者应该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以达到更优的癫痫发作控制。
说明:癫痫手术患者出院时应按照既往药物治疗方案,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
指标十一、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控制率(NEU-EPI-11)
定义:单位时间内,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发作在接诊后1小时内得到控制的人数占同期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控制痫性发作,减少神经损伤,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说明:(1)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每次全身性强直-阵挛(GTC)发作持续5分钟以上;或2次以上,发作间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
(2)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在接诊后经观察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治疗后按照标准流程已经到60分钟的时间点,已经使用了第三阶段治疗仍无法控制发作时为超级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因此,采用接诊后1小时(60分钟)作为评估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控制率的时间点。治疗阶段流程图参考《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应用指南推荐的初始治疗标准方案治疗的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使用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初始治疗标准方案尽快控制发作,减少神经损伤,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说明:初始治疗方案参考《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用麻醉药物治疗的人数占同期住院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一线、二线治疗药物均无效,死亡率高,应在这类患者中应用麻醉药物控制发作。
说明:(1)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定义为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治疗均无效,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治疗的患者。
(2)麻醉药物指丙泊酚或咪达唑仑注射剂。
(3)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参考《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启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治疗的人数占同期住院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需给予必要的生命支持,尤其是呼吸支持(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防止因惊厥时间过长而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和重要脏器损伤。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入院24小时内完成同步脑电监测的人数占同期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完成同步脑电监测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评估的核心。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入院72小时内完成神经影像学检查的人数占同期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神经影像检查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
说明:神经影像学检查指头部MRI或CT检查。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入院72小时内完成脑脊液相关病因学检查的人数占同期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脑脊液检查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
说明:(1)脑脊液病因学检查指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及病原学检查。
(2)入院72小时内及本次发病以来在院外完成的脑脊液病因学检查均纳入统计范围。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在院期间病因学明确的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癫痫持续状态病因的筛查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其完成率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医疗质量控制。
说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包括感染、脑血管病、肿瘤、中毒/代谢紊乱等。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院内死亡的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在院死亡率是评估在院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的终点指标。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出院30天内死亡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随访死亡率是短期内评估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的终点指标。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