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8ISC华山特约】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解读(下)

2018-02-02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资讯
脑血管病 指南解读急性缺血性卒中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程忻 董强

本篇为下篇,上篇请戳链接→【2018ISC华山特约】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解读(上)

三、血管内治疗:

      新指南最大的更新在于拓展了血管内治疗的时间窗,对6小时以外拟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提出了多模式影像筛选(CT灌注、MRI弥散加权或灌注成像)的要求(I/A)。DAWN研究[10]通过临床症状(NIHSS评分)与影像(梗死核心)的错配筛选距最后正常时间6-24小时的大血管闭塞患者,DEFUSE 3研究[1]通过RAPID自动化后处理软件筛选存在缺血半暗带(低灌注体积/梗死核心> 1.8,直接差值≥15 ml),且最大梗死核心≤70 ml距最后正常时间6-16小时的大血管闭塞患者,两项研究都是用组织窗取代时间窗,证实血管内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两项研究汇总,90天良好预后(mRS=0-2分)比例47%,与五大血管内治疗荟萃研究[11]的结果相似(90天良好预后比例46%),证明组织窗选择的病人,可获得与时间窗内的病人相似的结局。因此,新指南推荐:距最后正常时间6-16小时的AIS患者,如果存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满足DAWN或DEFUSE 3研究的其他入选标准,推荐机械取栓(I/A);距最后正常时间6-24小时的AIS患者,如果存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满足DAWN研究的其他入选标准,机械取栓是合理的(IIa/B-R)。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DAWN和DEFUSE-3都是高度选择性的临床研究,正因为高度选择患者,其疗效显著,DEFUSE 3被誉为“史上疗效最佳(NNT=2)的AIS治疗研究”,那么最直接的问题是,血管内治疗的时间窗拓展到24小时,究竟可以有多少额外的患者可以获益?美国的数据显示,符合DAWN或DEFUSE 3研究的患者仅占发病24小时内AIS患者的2-4%。非常有限的潜在获益人群,为之投入的人力(院内启动卒中急救流程的时间窗相应延长至24小时)、物力(配置自动化影像后处理软件)需要考虑。尽管指南根据上述两项研究,明确限定了超时间窗血管内治疗的适用人群,相信今后会有不少研究去拓展此入组标准,使更多患者获益。

      对于6小时以内拟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新指南稍许修改了适应证,不再要求血管内治疗前必须使用tPA静脉溶栓,因五大血管内治疗荟萃研究[11]显示未予tPA溶栓的患者,血管内治疗仍能获益。指南也支持进一步研究去拓展6小时内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包括症状轻(NIHSS<6分)、梗死核心大(ASPECTS<6分)、远端血管闭塞(大脑中动脉M2和M3)、其他血管闭塞(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甚至大脑后动脉)以及病前功能状态差(mRS>1分)的患者。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指南建议行无创颅内血管检查(I/A),颅外颈动脉和椎动脉检查也是合理的,可为筛选患者及计划血管内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IIa/C-EO),不推荐再行其他额外的灌注成像检查(III/B-R)。其原因是灌注成像作为高度筛选的影像工具,可能使潜在获益人群减少。

      指南也首次提出血管内治疗患者的血压管理目标,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的24小时内将血压调整至≤180/105 mmHg是合理的(IIa/B-NR)。对于获得成功再灌注的患者,调整血压至≤180/105 mmHg可能是合理的(IIb/B-NR)。血管内治疗的血压管理数据较少,既往研究大部分都参照了静脉溶栓后血压管理的目标值。是否在未开通血管前保持相对较高的血压水平以维系侧支,而获得再灌注后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下,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指南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其他取栓装置可作为一线器械,但支架取栓器仍是首选(IIb/B-R)。指南主要依据ASTER研究给出此推荐,优效性设计的ASTER研究[12],没有看到直接接触式吸栓疗效优于支架取栓器。指南没有纳入本次大会上公布的COMPASS研究,COMPASS研究是另一项直接接触式吸栓与支架取栓器的头对头比较,采用非劣效性设计,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式吸栓不差于支架取栓器,并发现直接接触式吸栓组操作时间更短,更易达到较高的再灌注(TICI 2c-3)。

      指南对于血管内治疗患者的麻醉方式没有给予明确推荐,建议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手术操作技术和其他临床因素决策(IIa/B-R),主要是这方面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规模小,结果不明确。

四、院内治疗和辅助检查:

586057760.jpg

指南答疑会现场

      这部分内容是新指南中最受质疑的部分,主要是一些治疗和检查推荐级别被降低: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没有相关禁忌症,指南推荐间歇式气压压缩(I/B-R),而不推荐预防性使用皮下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降级至IIb/A)。最近的荟萃分析显示,预防性抗凝并没有改善结局或降低死亡率。预防性抗凝显著减少了症状性肺栓塞,和多为无症状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但同时显著增加了症状性颅内外出血,目前尚无工具预测哪类患者栓塞的风险高于出血的风险。

      进食前吞咽功能筛查,在患者进食或服药前进行吞咽障碍筛查是合理的(降级至IIa/C-LD) ,其原因是并没有证据显示吞咽障碍筛查可以减少死亡或预后差。上述两项也是美国跟着指南走项目的重要质控指标,相互矛盾的推荐意见使美国医生纷纷质疑,不过指南写作委员会表示,质控指标应在指南更新后作相应修改,以反映现有的循证证据。

      关于辅助检查,新指南提出可以导致治疗方式改变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的辅助检查,才是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指南不推荐对所有患者常规行头颅MR、头颅CTA或MRA、长程心电监测、心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筛查。指南指出没有RCT证据显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治疗,与其他考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AIS有所不同。SAMMPRIS研究[13]仅证实药物优于颅内支架,没有RCT比较何种药物治疗方案最佳。同样,长程心电监测提高了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而给予抗凝并没有显示出预防卒中再发的显著获益。常规应用心超检查心房内血栓,可能导致很多假阳性结果,而PFO筛查仅限于特定AIS患者。RCT并未显示治疗OSA可以减少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或死亡率。

      急性颈动脉供血区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mRS 0-2)并适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或支架术的患者,指南提出应常规于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无创性颈部血管影像学检查(I/B-NR),以便安排在发病后48小时-7天内完成手术(IIa/B-R)。新指南对颈部血管手术的适宜时间做了修改。 

      指南永远是现有循证证据的总结,遵循指南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AIS诸多领域中存在证据不够或空白的地方,正是我们将来临床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N Engl J Med. 2018 Jan 24. [Epub ahead of print]

10. N Engl J Med. 2018;378(1):11-21.

11. Lancet. 2016;387(10029):1723-31.

12. JAMA. 2017;318(5):443-452.

13. N Engl J Med. 2011;365(11):993-1003.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