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离不开脑血管影像的帮助,因此,提升脑血管影像读图水平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3年,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合作推出【天坛影像】实战训练专题,获得神经科医生的一致好评。
龙年伊始,我们重新出发!
本次训练将从
7个病例、数十个经典影像出发
每日更新,一步步拆解诊治要点
坚持学习20天
相信你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第一天的实战训练现在正式开始!
主讲专家:沈宓老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
day 1
怀疑急性脑梗,急诊CT的表现都会有哪些?
看到这张影像,你会如何分析呢?
病
史
回
顾
患者男性,51岁。主诉为突发言语不利7天,加重3天。
既往史:
高血压20年,最高210/100 mmHg, 规律服用降压药,控制于150/100 mmHg;
高血脂10余年,未规律服药;
2型糖尿病10余年,餐后血糖最高18 mmol/L,规律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
吸烟33年,30支/天,未戒;
饮酒20年,平均饮酒2两/天。
发病当天辅助检查:
外院头CT:左侧侧脑室旁、胼胝体、左侧基底节低密度灶。
外院颈部超声:双侧颈动脉及锁⾻下动脉斑块形成,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狭窄(>75%)。
发病后6天入本院急诊,急诊CT检查如图所示。
相信你心里应该有一些判断了
来看看专家如何解析的吧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放射科沈宓老师
1、如何分析此次阅片结果并做出诊断?
沈宓老师:
患者既往有多种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发病当天外院头CT为左侧侧脑室旁、胼胝体、左侧基底节低密度灶;外院颈部超声有血管狭窄、斑块形成。此时需要重点考虑血管狭窄而致动脉性缺血性梗死。
发病第6天,患者再次做了急诊CT扫描。结果显示,胼胝体压部、胼胝体体部有低密度影,左侧尾状核头有点状低密度,同时左侧侧脑室旁有点状低密度。
因此,我们的入院诊断为急性或亚急性期缺血性梗死,诊断定位在左侧颈内动脉系统,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是动脉到动脉栓塞。
2、针对上述这位患者的病情,如何进行诊疗?
双抗治疗
改善微循环降脂
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
监测血糖
进一步完善头部MRI,明确新发病灶及颅内血管情况;弓上CTA明确颅外血管情况
day 2 预告
入院后复查CT及磁共振,ADC、Flair、MRA、CTA都有何发现?其影像表现如何分析?
明日七点半揭晓!
敬请期待!
来源:壹生-天坛影像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