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樊东升教授解读《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丨CSA&TISC2022

2022-08-15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原创

IMG_6925.jpg

2022年8月5日,樊东升教授在中国卒中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2022)中,解读了《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本文整理自樊东升教授报告。



缺血性卒中的识别、诊断与转诊

01
识别

缺血性卒中的简易识别法包括以下3个口诀


BEFAST

  • B(balance)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 E(eyes)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 F(face)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 A(arms)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 S(speech)语言,表现言语困难、理解困难;

  • T(time)时间,上述症状可能意味着出现了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应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FAST(面⁃臂⁃语言试验)

  • F(face),出现面瘫、口角歪斜;

  • A(arm),出现肢体无力;

  • S(speech),出现言语困难;

  • T(time,指要有“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一旦怀疑卒中,应尽快转诊。


“中风1⁃2⁃0”是FAST的中国表述方法。

  • ”1“为看一张脸,出现口角歪斜;

  • ”2“为看两只手,出现肢体无力;

  • ”0“为聆听语音,出现言语困难。

  • “120”则代表一旦怀疑卒中的诊断,需要启动急救响应流程,及时转诊。(1)临床表现:

02
诊断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

①病史:起病突然;常伴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病因;劳累、腹泻、寒冷、熬夜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诱因;头晕、头痛等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先兆。也可以无诱因或无先兆。

②症状:表现为高级皮层功能受损、运动功能受损、感觉功能受损的相关临床症状。

③体格检查:包括专科查体及系统查体,专科查体主要是针对神经系统的查体。


辅助检查项目:

①紧急实验室检查:快速血糖,查血常规、血电解质等。

②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以明确卒中是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其他脑部疾病。

③病因学检查:针对心脏、脑血管、血液及全身进行缺血性卒中的病因检查。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
(1)起病突然,往往有缺血性卒中发病前的诱因、先兆(也可没有);常伴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病因,是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2)有明确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持续不缓解。但也可以仅仅出现非定位症状,如头晕、头痛、疲乏、记忆力下降等。
(3)头部CT或MRI检查显示,有和症状、体征相一致的新的脑梗死责任病灶(也可以出现不一致的脑梗死病灶,极少数患者可以无脑梗死病灶)。
(4)如果做腰椎穿刺检查,穿刺脑脊液一般为非血性。
(5)排除其他亚型的卒中或卒中样发作的系统性疾病(如低血糖等)、症状性癫痫或脑部疾病(如颅内肿瘤、脑炎等)。
(6)进一步病因学检查可以发现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证据,但也会有一部分缺血性卒中病因不明。


鉴别诊断


出血性卒中:


头部 CT 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在脑实质或脑组织间隙中出现高信号影(CT 影像为白色)。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部 CT 表现有时可以为阴性,为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依据血性脑脊液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无影像学证据的缺血性卒中:


无影像学证据的缺血性卒中为一种较少见的特殊情况,临床诊断缺血性卒中但无新的脑梗死病灶的影像学证据,且排除了其他导致卒中样发作的病因,此时可以按照缺血性卒中治疗。


其他脑部疾病:


行头部CT或MRI检查以除外其他脑部疾病,如脑炎、肿瘤、脱髓鞘疾病、免疫介导性脑病等。有时病因不能明确,甚至需要针对脑部病变进行活体组织学病理检查。


其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卒中样发作:


其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卒中样发作在充分的神经影像学检查之后,如果未发现新的脑梗死病灶,还需要了解是否有低血糖发作、一氧化碳中毒、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等突发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即卒中样发作。


03
转诊

卒中救治体缺血性卒中需要救治的时间窗比较窄。静脉溶栓3.0~4.5 h,影像学半暗带评估指导下9 h;影像学半暗带评估指导下符合条件可延长到24 h。


最佳转运时间是发病 1 h之内转诊到上级医院,最佳的救治时间1.5 h之内实现血管再通。


(1)现场评估

  • 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如果是睡眠中起病,应以睡前表现正常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发病情况等。

  • 记录近期或既往患病史、个人史、近期用药及其他治疗史。

(2)现场处置:

  •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喂服各种药物,以免窒息。

  • 对意识不清的患者一般采取半卧、侧位比较好。

  •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但应避免非低血糖患者输注含糖液体或大量静脉输液等。

  • 有条件时可以查快速血糖,评估有无低血糖;监测心率及心律;维持血压平稳,但要避免过度降低血压。



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治疗

01
治疗原则

监测和维护生命体征,防治导致危及生命的伴发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维护身体主要脏器功能正常及内环境稳定。

尽快阻止和逆转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进程,即尽快使狭窄或梗阻的血管再通,恢复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同时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以及脑血流灌注的进一步下降。

逆转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病理结局,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脑细胞代谢、防治脑水肿等。


详细了解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和发病机制,尽早启动二级预防。


尽早启动康复治疗,修复神经功能缺损的病理结局,恢复受损的躯体功能,评估和改善语言、认知、情绪等功能,及早回归社会。

02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方法

急性期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专科特异性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

基础治疗:

  • 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尽可能维持氧饱和度>94%。

  • 心脏监测和心脏疾病处理:缺血性卒中后24 h之内应该常规监测心电图,尽早发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避免使用加重心脏负荷的药物。

  • 维护好脑血循环功能:重点是管理好血压。

  • 维护水电解质平衡和内环境稳定,加强营养支持。

  • 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


专科特异性治疗

01
血管再通或血运重建治疗

静脉溶栓

  • 静脉溶栓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包括阿替普酶和替奈普酶)、尿激酶。

  • rt‑PA 治疗的时间窗为 3.0~4.5 h,尿激酶治疗的时间窗为6 h。

血管内介入治疗

  • 动脉溶栓:动脉溶栓的时间窗为6 h,药物可以选用rt‑PA或尿激酶。

  • 机械取栓:机械取栓的时间窗为6~24 h。

  • 血管成形术: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

02

 抗栓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 对于不符合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首选单药阿司匹林100 mg/d 或氯吡格雷 75 mg/d,长期服用。

  • 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患者(NIHSS≤3 分),在发病24 h 内应尽早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维持 21 d,之后改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药维持治疗。

当上述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时可以考虑使用吲哚布芬(100 mg/次、2 次/d)或西洛他唑(100 mg/次、2次/d)等。 


抗凝治疗:

  • 适应证:对于反复发作的心源性脑栓塞及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可以适时启动抗凝治疗,可使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阿加曲班及口服抗凝剂(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等。

  • 禁忌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出血倾向、血压>180/100 mmHg、严重糖尿病和其他严重的系统疾病(如严重肝肾疾患)、临床不能除外脑出血者。

降纤治疗:

对不适合溶栓且经过严格筛选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降纤药物包括降纤酶、巴曲酶、蚓激酶、蕲蛇酶等。

03

他汀降脂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尽早启动高强度他汀强化降脂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04

其他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

①根据个体化原则应用丁基苯酞、人尿激酶原,有促进缺血性卒中缺血区血管新生,增加脑血流进而改善缺血区微循环的作用;


②近期有大样本临床试验显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有明确改善缺血区微循环的作用;


③有研究显示依达拉奉右莰醇有改善缺血区微循环的作用。

05

神经保护

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目前在临床上有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有临床获益的药物有依达拉奉。

06
 其他疗法

①扩容:对于低血压或脑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的缺血性卒中,如分水岭梗死,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有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②扩张血管:对于因为血管痉挛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可以考虑使用扩血管治疗,但对大多数缺血性卒中患者,不推荐扩血管治疗。


③高压氧、亚低温及缺血预适应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中医中药治疗

中药在我国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一般是在常规专科特异性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中药注射剂,口服中成药或中药汤剂,建议基于中药的证据,考虑药物的可及性与卫生经济学情况,结合患者意愿决定用药方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血性卒中的管理

01
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

医生应叮嘱患者改良生活方式,并注意控制以下危险因素/病因:


高血压:强化血压监测和管理

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还可进一步降低。老年人(≥65 岁)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90 mmHg;但如能耐受且无头晕等脑血流灌注不足症状者,应进一步降低。


药物选择:血压达标是关键,因此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可推荐。药物选择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可参考《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心房颤动

原则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如CHA2DS2‑VASc 评分男性≥2分,女性≥3分,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HAS‑BLED 评分≤3分)的人群,建议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范围在2~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选择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


对于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后可选择射频消融手术、左心耳封堵术或其他心房颤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

其他心脏病

定期体检,尽早发现。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此类患者无论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如何,均提倡采用改良生活方式和他汀类药物治疗。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设定 LDL‑C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 mmol/L(70 mg/dl)高危者LDL‑C<2.6 mmol/L(100 mg/dl)。LDL‑C难以达标者可以考虑使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抑制剂皮下注射治疗。


对于他汀类药物无法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非他汀的降脂疗法,例如贝特类、依折麦布、烟酸等;可以考虑将烟酸用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或脂蛋白(a)[Lp(a)]升高者;可考虑贝特类药物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但其对缺血性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改良生活方式。2~3 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达标标准:空腹血糖4.4~7.0 mmol/L,餐后血糖4.4~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根据其耐受性(肝、肾功能及肌酶变化)考虑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同时筛查其他可治疗的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病因,进行合理的治疗。


当狭窄≥70% 时,在进行充分的脑血流灌注评估后,如果证实其脑血流灌注不足时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率<3% 的医院)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50%~<70% 的患者,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定期进行超声随访,监测疾病的进展。 

超重和肥胖

对超重和肥胖者推荐减轻体重,以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可通过改良生活方式减轻体重。

02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主要针对 3 个环节,即改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病因、专科特异性治疗,前两个环节同一级预防,本部分重点阐述缺血性卒中专科特异性治疗。


PART.01
抗栓治疗


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

阿司匹林(50~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单药治疗均可以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单药最佳剂量为 75~150 mg/d。


发病在24 h内,具有缺血性卒中高复发风险(ABCD2评分≥4 分)的急性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同时严密观察出血风险。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卒中长期二级预防的一线用药。


发病 30 d 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 70%~99%)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90 d。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不推荐常规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

对伴有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华法林的目标剂量是维持INR 在 2.0~3.0。 

  • 除机械心脏瓣膜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之外,对于其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剂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以及依度沙班,应考虑个体化因素选择药物。

  • 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若不能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推荐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也可以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 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根据缺血的严重程度和出血转化的风险,选择抗凝时机。建议在出现神经功能症状 14 d 内给予抗凝治疗,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应适当延缓启动抗凝时机。

  • 缺血性卒中患者尽可能接受 24 h 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建议延长心电监测时间,以确定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

其他不伴心房颤动的心源性栓塞患者

  • 伴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推荐给予至少3个月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目标 INR 值为 2.5,范围 2.0~3.0)。如无左室附壁血栓形成,但发现前壁无运动或异常运动,也应考虑给予 3 个月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目标INR值为2.5,范围2.0~3.0);

  • 对于有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但无心房颤动及其他危险因素(如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给予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目标INR值为2.5,范围2.0~3.0);对于已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后,不应常规联用抗血小板治疗,但在使用足量的华法林治疗过程中仍出现缺血性卒中时,可加用阿司匹林;

  • 不伴有心房颤动的非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或其他瓣膜病变(局部主动脉弓、二尖瓣环钙化、二尖瓣脱垂等)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考虑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植入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给予长期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

 

PART.02
外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颈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

对于1个月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70%~99%)的患者,如果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复发率<6%,推荐进行 CEA 或 CAS 治疗。


对于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中度狭窄(50%~69%)的患者,如果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复发率<6%,推荐进行CEA或CAS治疗。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50% 时,不推荐行CEA或CAS治疗;当缺血性卒中患者有行CEA或CAS的治疗指征时,如果无早期再通禁忌证,应在2周内进行手术。

颅外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择支架置入术。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总动脉或者头臂干病变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如果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且无手术禁忌证,可行支架置入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但患者的选择应严格和慎重。

 

PART.03
其他特殊情况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


动脉夹层

颅外颈动脉和椎动脉夹层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建议至少进行3~6个月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使用最佳内科药物治疗但仍复发,可以考虑支架置入术;如果不具有血管内介入治疗指征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失败,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卵圆孔未闭(PFO)

PFO可见于 15%~25% 的成年人中,与青年人的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建议:

  • 伴有PFO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无法接受抗凝治疗,可予抗血小板治疗。

  • PFO 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抗凝治疗;当存在抗凝禁忌证时可考虑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

  • PFO 不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建议行PFO封堵术。PFO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如不具备长期抗凝条件,可考虑PFO封堵术。

未破裂动脉瘤

未破裂动脉瘤的总体破裂风险为(0.05%~2.00%)/年,未破裂动脉瘤是缺血性卒中抗栓治疗导致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小的未破裂动脉瘤(直径<10 mm)者行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是安全的。


烟雾病

烟雾病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1.8~1.9,约 10% 的患者有家族史。合并烟雾病时,应首先考虑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治疗。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建议口服抗血小板治疗。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服用两种及以上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需要严密监测。


颅内出血后抗栓药物的使用

在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血肿后,患者如需恢复或启动抗栓治疗,建议在发病1周后开始。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具体临床情况和潜在的抗凝治疗指征,可以考虑继续进行抗栓治疗

 中国医学论坛报焦桐根据樊东升教授报告整理


相关链接

神经领域7月热文Top10,一键了解!
神经领域5月热文Top10,一键了解!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血栓和斑块是一回事儿吗?为什么阿司匹林治血栓不治斑块?

这例GBS很特殊!几个要点需要掌握!

罕见病诊疗指南——自身免疫性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二级预防及一级预防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良性复发性眩晕病例分享

张玉皎教授:易误诊的癫痫发作,一文读懂额叶癫痫!

蛛网膜下腔出血知识及预防

罕见病诊疗指南——Gitelman综合征

小脑解剖,这些图很清楚!

颅脑解剖及血管性病变的MRI诊断

比较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的最大最新证据

Stroke:脑静脉血栓的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

房颤抗凝治疗中新发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二级预防策略及疗效结局

帕金森病震颤,复方多巴疗效不理想怎么办?

止血与凝血功能障碍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高血压、降压药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大了!

失眠的环境因素分析及基本对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