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其中感染性疾病专业、呼吸内科专业均制订了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为了解医护人员对此了解程度,我们做了相关问卷调查,请大家积极参与~
盐酸氨溴索属常用化痰药物,国内常用的剂型是口服液、片剂和注射剂。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常有医生对肺部感染、咳嗽、咳痰,肺部有啰音的患者采用氨溴索静点的同时,还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以往由于国内长期没有盐酸氨溴索吸入剂型,因此多采用注射液剂15 mg配液雾化,并认为“效果不错”。也有人认为,既然可以静脉注射,为啥不能雾化吸入?
近年国内专家学者基本达成如下共识。
1.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不宜雾化吸入:认为注射用盐酸氨溴索被0.9%氯化钠溶解后pH为5.1,而生理状态下,覆盖在呼吸道上表皮层的液体为中性pH,如果患者本身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受到酸性溶液的雾化刺激后可导致支气管痉挛,表现为呼吸困难。
实际应用中这样的不良反应也有发生。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是否可行?不行,因为说明书上说,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pH>6.3的溶液混合后会产生氨溴索的游离碱。
2.注射剂吸入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由于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现有临床研究质量普遍较低,且缺乏安全性研究资料,因此对氨溴索注射剂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有必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行论证。目前国内氨溴索注射剂的雾化使用尚无正式的安全性评价。
3.注射剂雾化吸入属超说明书用药不推荐使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明确指出:非雾化吸入制剂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不推荐使用:不推荐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吸入制剂使用。
静脉制剂中常含有酚、亚硝酸盐等防腐剂,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而且非雾化吸入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有效雾化颗粒要求,无法经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积在肺部,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如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等,不能因为没有国产吸入剂型而用注射剂配液代替雾化吸入剂型,总之是不推荐注射剂用于雾化吸入。同样道理,也不建议氨溴索注射剂与沙丁胺醇合用雾化。
该如何正确使用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点击下方链接↓↓↓
来源 基层医界 作者 马亚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