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学药|阿司匹林

2021-08-0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其他非原创


【临床应用】

1.血小板聚集

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送服。

(1)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建议首次剂量为300 mg,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以后每天100~200 mg。

(2)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每天100~300 mg。

(3)脑卒中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以及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风险:每天100~300 mg;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后,每天100~300 mg。

(4)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每天100~200 mg。

(5)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每天100 mg。

2.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口服。

(1)解热镇痛:每次0.3~0.6 g,每天3次;或需要时服用。

(2)抗风湿:每次0.6~1 g,每天3~4 g。

【治疗窗】

抗血小板聚集、解热、镇痛:治疗浓度范围约10 mg/dl。

抗炎:治疗浓度范围为15~30 mg/dl。

治疗风湿热:治疗浓度范围为25~40 mg/dl。

中毒浓度范围>40 mg/dl,致死浓度>100 mg/dl。

阿司匹林吸收后在体内迅速降解为主要代谢产物水杨酸,因此,阿司匹林过量后需要检测血清水杨酸浓度。


【药代动力学特征】

1.吸收

阿司匹林口服后经胃肠道完全吸收,吸收后迅速降解为主要代谢产物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0~20分钟和0.3~2小时。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

2.分布

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均和血浆蛋白紧密结合并迅速分布于全身,表观分布容积(Vd)为170 ml/kg。水杨酸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80%~90%,水杨酸能进入乳汁和穿过胎盘。

3.代谢

水杨酸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为水杨酰尿酸、水杨酚葡糖苷酸、水杨酰葡糖苷酸、龙胆酸、龙胆尿酸。由于肝药酶的代谢能力有限,水杨酸的清除呈剂量依赖性,因此,清除半衰期可从低剂量时的2~3小时到高剂量时的15小时。

4.排泄

 水杨酸及其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泄。


【不良反应】

1.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胃肠道和腹部疼痛。罕见胃肠道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罕见胃肠道出血和穿孔,伴有实验室检查异常和临床症状。

2.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3.严重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出现溶血和溶血性贫血。

4.肾损伤和急性肾衰竭。

5.过敏反应伴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和临床症状,包括哮喘症状、轻至中度皮肤反应。

6.呼吸道、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7.极罕见一过性肝损害伴肝氨基转移酶升高。


【注意事项】

1.饮食

食物可降低本药的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合用乙醇使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增加,出血时间延长。

2.年龄

老年人由于肾功能下降,使用本药时易出现毒性反应。

3.药物相互作用

甲氧氯普胺可增加水杨酸的吸收,尿酸化药和丙磺舒可减少水杨酸的排泄,尿碱化药和糖皮质激素可促进本药的排泄。



本文首发于人卫药学 节选自《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应用手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