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乙型肝炎五项(图1)又称为乙肝两对半,简称两对半,分别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HBcAb)。
图1 乙型肝炎五项
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为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早期,乙肝病毒携带者(图2)。
图2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也是我们平时讲的“大三阳”(图3)。
图3 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均阳性
此时乙肝患者病情处于活跃期,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这是乙肝病毒完整存在的经典和规范模式。此时检查肝功能,如果转氨酶升高,或做肝穿刺检查证实炎症存在,表示肝炎呈发病状态,必须治疗,可以进行抗病毒和恢复肝功治疗。
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小三阳”(图4),这是乙肝病毒“大三阳”转变后的形式。
图4 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阳性
此时乙肝患者病情相对“大三阳”来说较轻,但只是表示病毒复制慢、传染性弱,如不及时控制病情,肝脏继续受损将导致病情加重。过去一直认为乙肝小三阳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著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但是近年发现不少乙肝小三阳患者,肝功能一直异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病情迁延不愈,表明乙肝“小三阳”不一定表示预后变好,这是乙肝病毒变异所致。
经临床统计,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乙肝小三阳检出率依次增高,因此对这种情况不可忽视、仍需进行治疗。识别乙肝小三阳好坏的标准是:如果肝功能始终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为阴性,说明是好现象;如果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为阳性,肝功能异常,则为坏现象。
即表面抗体(HBsAb)阳性(图5)。
图5 表面抗体HBsAb阳性
说明体内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化验单往往除了阴阳,还有数值,<10mIU/ml时需及时注射乙肝疫苗。90%以上接受乙肝疫苗注射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转阳。有些人即使没有打过乙肝疫苗,也会有此抗体,这说明曾感染过病毒,感染后主动产生表面抗体,已经有了保护力。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数值水平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也越长(3~5年以上)。
即表面抗体和e抗体、核心抗体均阳性(图6),或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图7)。
图6 表面抗体和e抗体、核心抗体均阳性
图7 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
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此时处于恢复期,体内已经产生免疫力。但是个别的患者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肝功能异常,若HBV-DNA呈阳性,仍然要考虑是否有病毒变异存在。
即e抗体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图8)。
图8 e抗体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
可考虑是既往感染过HBV,或者是急性HBV感染的恢复期,体内的乙肝病毒已经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干净。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化验单背后有学问》
本文转发自人卫助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