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分析

2022-02-03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急性缺血性卒中

作者: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曹双双 张晓燕 赵磊 陈红兵,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王建伟,潍坊市人民医院 汪明玉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4-9月连续住院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溶栓后24h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静脉溶栓后24h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死亡)分为END组和无EN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和吸烟史;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史);发病后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到溶栓时间、入院时血压、入院24h内血压最大差值、入院时随机血糖、发病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HDL-CLDL-C、尿酸水平)、梗死部位(前循环和后循环)、TOAST分型、溶栓前和溶栓24hNIHSS评分、溶栓后24h颅内出血等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比较END组和无END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纳入186例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30例(16.1%),无END156例(83.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无END组比较,END组空腹血糖(OR1.19995%CI1.0511.367P=0.007)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OR1.40195%CI1.0551.819P=0.020),前循环梗死(OR3.12195%CI1.2667.296P=0.013)和TOAST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更高(OR4.36595%CI1.76810.773P=0.001),溶栓前NIHSS评分更高(OR1.12995%CI1.0611.202P<0.001)、溶栓后24h颅内出血比例更高(OR7.60095%CI1.91030.244P=0.004);高血压病史比例更低(OR0.41795%CI0.1880.926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高NIHSS评分(OR1.07995%CI1.0041.164P=0.048)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EN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OR0.39295%CI0.1600.962P=0.041)是其保护性因素。

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前NIHSS评分高的患者发生END的风险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END的风险相对较低。


静脉溶栓和未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END的机制不同,危险因素也不同,本研究发现,既往高血压病史是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END的保护因素而溶栓前NIHSS较高是END的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临床预测END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2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