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心理科 王明惠
“生命在于运动”是每个人在学习“运动”这个词听到的第一个例句。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保持运动习惯的人于无运动习惯的人呈现完全不同的身体状态及精神面貌。然而,道理大家都懂,但“迈开腿”还是与人类长久的懒惰基因相背离,于是科学研究者们竭尽所能想要证实哪些运动可为人体具体带来哪些获益,以调动起人们的运动积极性。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高强度的体育活动的不仅对身体有益,还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以往研究大多聚集于运动对于肥胖、心肺等慢性病管理的影响,对于脑保护的获益尚不明确。Neurology杂志最新刊登的一篇重磅研究显示,中年时期进行中到剧烈运动,在晚年可观察到脑内更少的白质病变、皮层下腔隙梗死,且每周运动大于150分钟观察到的获益最明显。
该研究由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完成,共招募45~64岁老年人,在基线和25年后调查他们中高以上强度的体育运动(moderate to vigorous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 MVPA的情况,并在每个时间点分为无、低、中、高。在25年后,用3T MRI对脑血管病变、白质高信号(WMH)、白质完整性和灰质体积进行测量。最后,针对被访者们在中年及以后的体育活动,与脑MRI损伤的前瞻性分析。
结果显示
在1604名参与者中,550人(34%)、176人(11%)、250人(16%)和628人(39%)在中年时分别报告无MVPA、低MVPA、中MVPA和高MVPA。其中,中年时期无法进行中高强度体育锻炼的多为黑人、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等群体,并且他们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概率更高。
与没有中高强度运动经历的受试者相比,中年时期保持长时间中高强度运动的被试者出现腔隙性梗死的概率更低,(OR: 0.68, 95% CI:0.46, 0.99),出现皮质梗死或皮质下微出血的概率更低。
与没有中高强度运动经历的受试者相比,中年时期保持长时间中高强度运动的被试者大脑灰质体积更大,具体表现为AD特征区域更大(平均差=0.13SD,95%CI:0.02,0.23)和总皮质体积更大(平均差=0.14SD,95%CI:0.06,0.23)。无运动组的大脑灰质体积较小,也意味着在大脑老化的过程中,有更多神经元丢失,而白质变化意味着退行的大脑神经网络的信号传输功能。
综上,中年时期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可有效减少白质病变、腔隙性梗死、灰质面积减小等脑退行性病变特征,可有效降低与晚年时脑损伤的进展。
那么,已知运动可带来诸多获益,那么什么样的运动算是中高强度的运动呢?根据2011年体育活动纲要,根据每种运动的运动当量,可划分为:低强度运动[1–3 METs]、中等强度运动[>3–6 METs]、中度到剧烈运动[MVPA;>3 METs]和剧烈运动[>6 METs])(具体可参见上图)。
知识储备完毕,大家快点迈开腿,收割运动带来的潜在巨大获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