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技能|机械通气波形分析:触发和切换异常(下)

2022-08-03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今日技能|机械通气波形分析:触发和切换异常(上)


异常节律


异常节律主要包括触发异常和切换异常。机械通气患者有自主驱动时存在两套呼吸节律,呼吸机的机械节律和患者的自主节律,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触发异常的一种形式是指看似患者自主驱动触发的通气并非由呼吸中枢发放驱动而产生,而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呼吸环路内的流量或压力达到了预设触发灵敏度水平的波动,而呼吸机通常并不能区分这种信号是否真实来源于患者本身的呼吸驱动,称为“误触发”;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无效触发和延迟触发(将在后续篇章进行解读)。切换异常也是常见的人机不同步问题,通常体现在自主吸气时间和呼吸机预设吸气时间的不一致,使得患者吸气时间不足或过长。异常节律的出现主要后果是通气过度,对于肺保护性通气有不利影响,而对气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PEEPi的产生、循环影响等),是机械通气患者非常重要的人机同步问题。


1. 触发异常


(1)心脏跳动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会影响胸腔内压,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呼吸造成明显影响。而当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胸比较大或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心脏舒缩增强时,会显著影响肺泡内压,进而导致肺内外压差出现较大波动;由于肺本身的弹性,在呼气末有可能产生预设水平的正向流量(向肺内)或负向压力触发呼吸机送气,也可见于很多体形消瘦的患者。其波形特点是呼气中后期极其规律的周期性流量或压力波动(钝性的锯齿样波形)(图6)。在呼气初期,高肺容积时由于负向流量高,一般不足以产生正向流量;而在较低肺容积时,这种心脏对肺的挤压则可能产生足够的触发流量而导致误触发。


微信图片_20220713143225.png

图6  心跳切迹


对于心脏跳动引起的误触发,临床识别尤其重要。大部分心脏引起的误触发通常监测到的“呼吸频率”并不会很快,故而很容易被忽略。当发现上述“规律钝性的锯齿样波形”时需要警惕存在心脏触发的可能性,此时可以冻结波形测量呼气末正向流量的大小,如果和预设触发灵敏度相仿,可以考虑增加触发灵敏度(绝对值)来判断、处理。


(2)漏气  因为呼吸管路破损、连接不紧密或日常气道管理差错(比如气囊压不足、插管移位等)导致的环路漏气并不少见,其后果在不同品牌呼吸机和不同模式下有所不同,通气不变、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均有可能发生。一般而言,压力型通气模式下漏气引起的误触发会导致过度通气,而容量型通气会导致潮气量和/或分钟通气量降低或不变(需要考虑自主呼吸的代偿);有些品牌的呼吸机由于存在漏气补偿或漏气适应的功能,在呼吸机补偿能力范围内不会引起误触发。也有一些较旧型号的呼吸机实际并不存在基础流量,当PEEP为0时,漏气也不会引起误触发。


常见的漏气波形特点如下(图7)① 容量时间波形呼气支不能回到基线、流量波形的呼气相曲线下面积小于吸气相(潮气量);② 将流量时间波形放大后可见到相对稳定的呼气相正向流量波形;③ 每个呼吸周期均存在以上特点(通常每个或连续多个呼吸周期都存在问题)。除符合以上特点外,需要除外呼吸机流量传感器监测问题,尤其当明显符合漏气特点但没有误触发存在的情况下;某些品牌呼吸机的流量传感器外置且容易受冷凝水影响,需要特别注意误报漏气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713143227.png

图7  漏气引起的误触发:食道压力无明显自主呼吸迹象


临床处理  怀疑漏气后,首要任务是寻找漏气部位。常见漏气部位包括呼吸回路的各种接口位置,比如温度探头、积水杯、雾化器连接、Y型管、管路破损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端的漏气,比如人工气道气囊问题、插管位置导致的漏气可能增加误吸风险;另外一种情况是气胸闭式引流后漏气量较大时,显然,反复的误触发对破口闭合不利,此时还可以通过漏气量判断肺破口愈合情况。对于无法解决的漏气或对患者造成通气困扰的,可以设置高于漏气流量的触发灵敏度来处理。


(3)呃逆:呃逆是患者膈肌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的高强度、短时间收缩现象。显然,膈肌收缩会产生明显的肺内外的压力差值波动和流量波动,达到预设触发灵敏度时,触发呼吸机开始送气。此种触发并非患者呼吸中枢的真实反应,会导致明确的误触发和过度通气。


波形特点为(图8):①吸气峰值流量明显增高;②流量波形在吸气初期出现拐点;③不规律出现。临床处理:呃逆通常不容易处理,如果因呃逆出现明显的通气过度时,若无禁忌可尝试降低预设的呼吸频率或改为自主呼吸模式。


微信图片_20220713143229.png

图8  呃逆引起的误触发


2. 切换异常

切换是指呼吸机的吸气相向呼气相的转换。如前所述,预设的吸呼气切换时间点与患者自主节律可能存在不同步现象,包括切换过早和切换过晚。切换问题可见于所有模式,在预设吸气时间的通气模式(辅助通气)下尤其多见。由于自主呼吸频率的不稳定,吸气时间(呼气灵敏度)的设置通常需要预留自主代偿的空间。


(1)切换过早:呼吸机按照预设的吸气时间将气道开口压从高压(吸气相)转换至低压(呼气相),而造成患者此次吸气驱动延续到呼气相早期,此时肺内外的压力差处于内高外低的状态,吸入气流较为困难,造成窒息感。如果患者自主驱动较强,则仍可能在呼气早期产生正向的吸入气流并触发呼吸机开始第二次送气过程,产生双吸气。双吸气的产生会导致潮气量超过预设水平,对肺保护性通气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有呼吸机在呼气早期预留了0.5秒的不应期,即使患者产生达到灵敏度水平的吸气努力,呼吸机也不会给予二次通气,对限制潮气量有一定意义。


波形特点(图9)①流量波形呼气早期双峰;②最常见的现象是第一个呼气流量峰值≤第二个峰值流量,取决于患者的吸气努力;③部分患者诱发双吸气现象(需要排除某品牌呼吸机呼气辅助导致的双吸气)。


微信图片_20220713143231.png

图9  切换过早


临床处理:切换过早如果没有诱发双吸气,在呼吸频率不快的情况下可以不予积极处理,否则需要适当延长机械吸气时间(调整吸气时间或呼气灵敏度),使预设的吸气时间能覆盖自主吸气时间,注意潮气量增加情况。此外,高压报警和部分呼吸机的高潮气量报警也会主动进行吸呼气的切换,在患者潮气量达到上限或气道压力增高至报警限时会终止吸气,给患者造成窒息感觉,可以临时提高报警限值。如因肺保护策略的实施需要严格控制潮气量时,可加强镇痛镇静,或通过提高设置呼吸频率来满足患者的分钟通气需求,抑制自主呼吸。强烈不推荐通过降低支持压力来试图处理切换问题导致的潮气量过高的问题。


(2)切换过晚:切换过晚是指呼吸机因预设的吸气时间长于自主吸气时间,当患者试图开始呼气过程时,气道压仍处于高压状态,造成患者憋气不能呼气或呼气困难。延迟切换对于患者造成的困扰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而言,似乎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呼气受限、PEEPi等),需要密切关注。


波形特点(图10)①流量时间波形吸气中后期出现流量为0的平台;②压力时间波形吸气相尾部压力上升;③气道峰压高于预设值。


微信图片_20220713143233.png

图10  切换过晚

注:A为气道峰压(35 cmH2O)高于预设值(25 cmH2O);B为吸气平台;C为吸气相压力持续升高


临床处理:延迟切换常见于低顺应性、呼吸频率较快的患者。从原理出发,缩短预设吸气时间来处理延迟切换是合理的,预设吸气时间尽可能小于1.2秒(不用考虑所谓的正常吸呼比),但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呼吸频率进一步加快,尤其是延迟切换造成的气道峰压增高没那么明显的情况下。如果气道峰压明显高于预设值,则强烈建议缩短吸气时间。一般而言,自主呼吸频率越快,自主吸气时间越短。因此,任何可以减慢呼吸频率的方法均为可选,包括且不限于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


总结


以上介绍的是机械通气过程中自主节律和机械节律之间的部分异常现象。机械通气使用是否合理有非常多的因素需要考虑,比如胸肺力学、心肺交互、通气策略的选择等等,仅通过所谓的波形“正常化”作为参数调节目标显然是片面的。然而,自主呼吸作为可控、可变的生命体征,我们是可以通过呼吸机提供的各类数据来判断患者通气需求的,尤其是机械通气波形更能反映动态变化。除了所谓的潮气量、PEEP的高低,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应首先确保患者“想吸能吸、想呼能呼”的自主节律和机械节律的和谐共处;在这一基础上整合呼吸力学和通气策略进行参数调整,以期做到更优化的机械通气。



来源:重症肺言 作者:何国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