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吴开春教授:2023年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回顾

2024-01-1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编者按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复杂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IBD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

2023年,我们见证了IBD领域多项高质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同时,多部关于IBD的权威指南和共识也相继发布。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别邀请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的吴开春教授团队,对IBD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疾病监测与诊断以及新兴治疗策略等方向进行回顾与展望。


作者: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周家茗 万健 吴开春


吴开春教授(方图).png

吴开春教授


一、 流行病学现状


2023年3月,《美国胃肠病学杂志》(Am J Gastroenterol)上发表的一项基于丹麦人群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丹麦的IBD发病率从1978年的11.5/10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1.3/10万人,约增加4倍,而到2020年则保持稳定;患病率持续增加,从2003到2020年间增加1倍以上。对21世纪全球IBD住院趋势回顾的系统综述表明,IBD患者住院率在西方国家趋于稳定,而在新兴工业化国家迅速上升,全球卫生保健系统负担仍然很重。

202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团队首次描绘了我国城镇地区IBD发病率的基本情况,成果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地区2016年IBD总体发病率为10.04/10万,高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低于西方国家。其中华东地区发病率最高,达21.77/10万,西南地区发病率最低,为5.73/10万,表明IBD负担增加与工业化进程存在关联。UC的发病率(8.95/10万)远高于CD(0.71/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来看,UC发病率在30岁前急剧上升,在中老年人群中保持稳定;CD的发病率则在年轻人中较高。

202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研究团队牵头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在《胃肠病学治疗进展》(Therap Adv Gastroenterol)上发表,基于IBD学组的全国专病数据库(CHASE-IBD)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地区IBD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不同。在疾病特征方面,西部地区UC患者比例高于东部地区,且西部地区CD患者结肠型、复杂疾病行为(狭窄和穿透)的比例高于东部地区CD患者。在治疗方式方面,西部地区IBD患者5-ASA和激素使用比例高,而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使用率低,但西部地区CD患者手术率高于东部地区,而UC患者手术率低于东部地区。


二、 病因学新发现


IBD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是遗传、环境、肠道屏障和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IBD病因研究。同济大学刘占举团队在《自然·遗传学》(Nat Genet)发表文章,绘成首个东亚人群IBD基因图谱,阐述了东亚人群与欧洲人群在IBD相关基因位点上的差异,并报道了ADAP1和GIT2等16个从未报道过的新位点,54个首次在东亚人群中发现的基因位点,为疾病治疗的本土化与精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现有研究认为饮食习惯与IBD发生发展相关,不当的饮食习惯影响IBD的疗效、预后及转归。《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发表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水平较高者的CD风险增加71%;未加工/轻加工食品摄入水平较高者的CD风险降低29%;而 UC风险与超加工食品或未加工/轻加工食品的摄入量无显著关联。

肠道菌群仍然是IBD领域的研究热点。发表在《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组成与CD患者健康一级亲属未来CD的发病有关,微生物组风险评分提供了对健康高危个体进行分层的可能性,这些个体可能通过改变微生物稳态降低CD的患病风险。


三、 诊断评估研究


对IBD临床前阶段的特征进行表征可以促进预防性干预。发表于《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 Med)的研究系统描述了IBD患者诊断前10年的生物学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多种生化和血液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CD诊断前8年和UC诊断前3年,揭示了临床前疾病阶段特点及在IBD中早期干预的可能性。

IBD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干预并改善临床结局。《消化道药理学与治疗学》(Aliment Pharmacol Ther)发表的系统综述结果显示,CD和UC的中位诊断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3.7个月。CD的诊断延迟时间长于UC,低中等收入国家诊断时间长于高收入国家。且延迟诊断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特别是肠道手术风险增加。

人工智能近年在消化内镜领域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算法在IBD诊疗中有不俗表现。《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计算机视觉方法,进行空间映射Mayo内窥镜评分 (MES) 生成累积疾病评分 (CDS),更好量化UC黏膜损伤细节。研究者通过临床试验队列验证发现,CDS与MES以及部分 Mayo 评分的所有临床组成部分相关。CDS作为疾病内镜严重程度的自动化定量测量方法,提供了传统 MES功能的人工智能增强功能,可作为临床实践评估UC的实用工具。


四、 指南共识发布


2023年,国际发布多项IBD相关指南共识。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IOIBD)发布难治性IBD的国际共识,会议提出了难治性IBD的通用定义,将促进相关临床试验设计规范化,并帮助临床医师确定需要更积极治疗策略的患者。首届肠道菌群和粪便微生物移植(FMT)治疗IBD的国际罗马共识会议召开,国际专家小组就FMT应用于IBD的发病机制和原理、FMT供体选择和生物样本库、IBD中的FMT试验等关键问题达成共识,有助于FMT实践的标准化及其治疗IBD的临床应用。

国内IBD相关指南共识也相继更新与修订,标志着IBD诊治领域开启新里程。5月31日,《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正式发布,这部指南以中西医临床问题为导向,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的原则,结合多学科专家意见,整合中西医优势,形成实现最佳疗效、最小毒副作用的UC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0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进行了2023版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治指南修订,首次分成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部指南,按指南的标准收集分析证据,使新的共识意见更能反映当前进展,内容更为深入、全面,更具临床指导价值。


五、 治疗相关进展


2023年,多种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取得重大进展,为IBD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首先,多种药物获批用于IBD治疗。首个英夫利西单抗皮下制剂Zymfentra获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中重度UC或CD成人患者静脉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口服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 (S1P)调节剂Etrasimod、IL-23单抗Mirikizumab相继获批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活动性UC。Upadacitinib成为中国获批的首个选择性JAK抑制剂,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应答不佳或不耐受或禁忌的中重度UC或CD成人患者。口服ALK5小分子抑制剂AGMB-129成为第一个获得FDA快速通道指定药物,用于治疗纤维狭窄性CD。其次,在研药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牵头的全球临床Ⅱ期试验结果显示,全球首个白细胞介素-6反式信号通路抑制剂Olamkicept可有效治疗中重度UC,显著提高IBD患者的临床应答、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等疗效指标,且安全性良好。IL-22-Fc融合蛋白Efmarodocokin alfa治疗UC的Ⅰb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同时显示出初步疗效。抗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因子1A(TL1A)单克隆抗体PRA023的Ⅱa期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证明了PRA203在中重度CD中的有效性和良好耐受性。Vedolizumab的Ⅳ期临床试验新证据表明其治疗UC患者慢性贮袋炎比安慰剂更有效。

随着IBD各类治疗手段的临床证据层出不穷,治疗顺序逐渐成为临床实践难题。2023年召开的第18届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大会以“Sequencing in IBD”为主题,对IBD治疗顺序提出新见解。对于中重度CD,疗效和安全性是进行用药顺序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并且平衡点会随疾病状态发生动态改变。现有一线用药的疗效证据表明,抗TNF制剂在病程早期(小于2年)较传统药物更有利于早期临床缓解,且在诱导生物制剂初治的中重度CD患者的临床缓解和内镜改善上疗效更佳。头对头研究提示,Ustekinumab和Adalimumab作为一线用药在第52周的临床缓解结局指标上疗效相当。然而系统综述结果提示,Ustekinumab作为二线用药比Vedolizumab的表现更优。此外,小分子药物和手术在治疗中的顺序和位置,以及合并肛周疾病、难治性CD等特殊表型的治疗策略都是未来研究需要考虑和回答的问题。而对于中重度UC的治疗顺序,在首个生物制剂或小分子药物的选择上,网状荟萃分析表明Upadacitinib和Infliximab的诱导缓解疗效最优。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先前的药物暴露并不一定会导致UC患者接受后续药物治疗时诱导缓解的疗效递减。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UC患者存在激素过度使用的问题,所以相对于如何进行药物排序的抉择,开启生物治疗的时机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尽管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取得飞速发展,但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仍然偏低,如何提高现有药物的疗效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首先,双靶治疗提高药物疗效。《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发表的概念验证性Ⅱ期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对于中重度UC患者,12周时IL-23亚单位p19单抗古塞库单抗与TNF-α单抗戈利木单抗联合治疗组临床应答率高于两单药治疗组,且更多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终点。

其次,精准治疗能够判定疗效及预测疾病转归,是IBD未来的治疗方向。发表于《自然综述·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专家建议提出单基因变异炎症性肠病患者(mIBD)精准治疗的拟议标准,推荐标准化报告以便根据基因诊断和表型对患者进行分层,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安全信号,为靶向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六、 小结与展望


在过去的一年中,IBD流行病学数据得以完善,多组学技术助力病因学研究,人工智能在诊断和监测中发挥更多作用,国际国内新指南的发布对规范IBD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最后,在治疗方面,新型生物制剂和口服小分子药物的发展为IBD患者提供更多选择,临床实践中对于治疗顺序的选择需要更好地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从而实现最优个体化治疗。期待未来一年中,IBD领域出现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为IBD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好文推荐


▶ 令狐恩强教授:2023年度消化内镜领域的应用进展盘点

▶ 张澍田教授:2023年度消化道早癌诊疗新进展

▶ 吕农华教授:2023年度幽门螺杆菌临床研究进展回顾

▶ 古塞奇尤单抗可诱导缓解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 活检组织中不可忽视的细节-阿米巴性肠炎

▶ APASL2024:日本京都盛大召开,迎接全球肝病领域同道

▶ 5个诀窍学会腹痛诊断,和误诊说再见!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常用的治疗药物总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