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总胆固醇(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通过抑制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而降低血脂,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临床上,也偶尔有患者反映吃这个药导致自己发生腿疼、乏力等肌肉相关症状,从而拒绝医生再次处方这类药物。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肌肉相关症状吗?有哪些表现?如果发生了肌肉疼痛等不适,还能继续吃吗?
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肌肉相关症状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他汀类药物对于大部分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但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仍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一方面问题,其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可能和基因有一定关系。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症状会有哪些表现?
他汀类所致肌痛和肌病通常表现为对称性的近端肌无力和/或疼痛,也可能有肌肉压痛和功能障碍,如手臂抬举过头困难、坐位起身困难或爬楼梯困难,偶尔不适是不对称的。症状还可能包括痉挛痛(包括夜间痉挛痛)、僵硬和肌腱疼痛等。
服用他汀类药物发生了肌肉疼痛等不适,该如何处理?
这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抽血检测的肌酸激酶水平来决定。
★若患者有肌肉触痛、压痛或疼痛,伴或不伴肌酸激酶升高,应排除常见的原因,如运动和体力劳动。对于有上述症状而又联合用药的患者,建议其适度活动。
★老年患者如果肌酸激酶超过正常上限5倍应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复查,直至恢复正常。国外专家共识建议肌酸激酶超过正常上限4倍即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
★一旦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必要时住院进行静脉内水化治疗。
对于曾因服用他汀出现过肌病的患者,可考虑下列方法:
①更改他汀种类:对肌病易感或停用后再次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尽量选用诱发肌病可能性相对较小的他汀。
②调整药物剂量:大剂量他汀强化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相关肌病,可适当减少他汀用量并严密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③间断给药: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血浆半衰期相对较长,为他汀间断用药治疗提供可能。
④药物联合治疗:在他汀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调脂药(如依折麦布)不仅能达到全面调脂的目标,还能减少单独他汀治疗的药物用量,减少相关肌病的发生。
⑤更改药物:如对他汀完全不耐受,可考虑在停用他汀后应用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或两者合用。
作者:韩爽
来源:北京医管
换药后剂量怎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