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根据感染类型、初始治疗反应以及治疗目标,PA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治疗疗程建议如下。
多为HAP/VAP,也有少数PA所致的CAP、慢阻肺急性加重或吸入性肺炎。若患者无显著基础疾病、在治疗初期(2-3 d内)发热等临床状况显著改善、感染的PA为敏感菌株,疗程为7-8 d。若患者有严重基础疾病(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血流感染、重症HAP、初始治疗效果差或起效慢,或缺乏敏感抗菌药物,需要延长疗程至10-14 d,甚至更长时间。PA所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抗菌疗程可参考PA肺炎。PA所致支扩合并感染的抗菌疗程尚无定论,建议为14 d左右。若致病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敏感且患者无胃肠道吸收问题,待病情缓解后可根据药敏检测结果选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或西他沙星口服完成疗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临床治疗有效气道中仍可能存在PA定植。相较于病原菌根除,症状改善是PA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停用抗菌药物更为重要的指标。
结构性肺病(主要是支扩)合并PA持续感染,生物被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长疗程口服大环内酯抗菌药物(14元环的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15元环的阿奇霉素)或吸入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以获得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是对抗下呼吸道生物被膜感染可能的有效方法。对于长疗程抗菌治疗,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病情结合治疗目标以及利弊选用。
①对于首次发现PA感染的支扩、CF等结构性肺病患者建议实施积极的病原菌清除治疗,可采用长疗程的全身和(或)吸入抗菌治疗。根据症状是否超过基线水平,起始2周分别推荐环丙沙星(500 mg,2次/d)口服,或氨基糖苷类联合抗PA β-内酰胺类静脉给药,继以4-12周的妥布霉素或多黏菌素类吸入治疗。
②对于中重度支扩每年急性加重≥3次的患者或者急性加重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时,为了减少急性加重,可在排除下呼吸道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后考虑长程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3个月,不超过1年),或者吸入妥布霉素或多黏菌素类治疗(表2)。
节选自《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
肺问肺答|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