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哮喘药物的使用,你都了解吗?

2022-11-13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微信截图_20220830180105.png

↑↑↑

点我一键看干货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


01
临床表现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


02
哮喘的分类


1、咳嗽变异型哮喘:咳嗽是唯一的症状。

2、运动性哮喘:有的青少年患者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唯一的临床表现。


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或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03
常用于哮喘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增加,进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的代表药物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抗胆碱药



这类药物能够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并有减少痰液分泌的作用,常用的代表药有异丙托溴铵。


茶碱类


茶碱类药物能够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浓度,此外还能拮抗腺苷受体,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


吸入糖皮质激素


常见的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


口服糖皮质激素


常用的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用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的或者是需要短期加强的患者。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常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哮喘患儿,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提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疗效。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轻、服用方便。


04
哮喘的药物治疗方案


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通常需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方能生效。


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患者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来源 岭南药学 作者林俊强


猜你想看

阿司匹林哮喘

肺孢菌病如何破?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一文了解社区获得性MRSA和医院获得性MRSA

氨茶碱、多索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有何区别

肺隐球菌病

鹉热衣原体肺炎

呼吸每月热榜

非典型肺炎之肺炎衣原体肺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氨基糖苷类药物应用四大误区


1644547738360.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