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地塞米松注射液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它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增加溶酶体膜、细胞膜的稳定性, 减弱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但是也可清除胸腺、脾、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破坏体液免疫,引起过敏性休克、呼吸道阻塞、皮疹、向心性肥胖、高血脂等不良反应。因此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利剑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在临床应用中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地塞米松能够抑制细胞内磷脂酶, 从而抑制细胞膜上的磷脂分解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是致炎物质——前列腺素、白三烯、血栓烷等的前体。因此, 这类药物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是能抑制炎性产物的生成。其抗炎特点是对各种炎性刺激 (如辐射、机械性因素、药物、免疫及感染等) 和炎症反应的各个阶段 (从红肿到瘢痕形成) 均有作用。
抗免疫作用
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免疫机构来完成的, 免疫机构由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所组成。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和骨髓, 它们的功能是对机体免疫反应有控制作用, 是诱导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成为免疫活性细胞的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和脾脏。
地塞米松主要是能诱导胸腺、脾脏、淋巴结细胞的凋亡, 从而减少淋巴细胞、抗体和细胞因子的生成。另外, 地塞米松亦可抑制巨噬细胞内的消化和杀菌功能。所以其对机体的免疫有抑制作用。
抗毒素作用
地塞米松能对抗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抗休克作用
地塞米松对各种休克, 如过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可增强机体对抗休克的能力。其抗休克作用主要与稳定溶酶体膜作用有密切关系。
对代谢的影响
地塞米松具有升高血糖、增加肝糖原、提高蛋白质分解代谢, 抑制其合成代谢, 以及促进脂肪分解等作用。大剂量时能引起钠重吸收增加, 钾、钙、磷排出增加, 长期用药可引起水肿。
二、注意事项
1. 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 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
3.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三、禁忌证
1. 对本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禁用;
2. 特殊情况下权衡利弊使用,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高血压、血栓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死、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宜使用。
四、用药误区
与抗生素混用, 例如在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中, 地塞米松联合抗生素是常用手段, 两种药物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初次使用时可明显提高消炎效果, 糖皮质激素对各个发展阶段的炎症均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在炎症早期可减缓机体发热以及红肿等症状, 在炎症后期可预防发生粘连或形成疤痕, 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感染。需要注意的是,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期间, 对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造成影响, 可能导致感染扩散累及更多部位, 影响康复进度, 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常作为退热药使用, 例如经常有医生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或肌肉推注进行退热治疗。其退热机理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系统, 促使溶酶体膜稳定, 从而抑制致热源的释放, 达到使体温下降的目的。若体温升高是由某种病原体所致, 治疗前需明确病原体的类型和作用机理, 在消除病原体之后才可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治疗中,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经常被直接用于退热治疗, 仅能从表面上缓解, 无法对致热病原体起到作用, 从而使病情逐渐恶化, 引发严重感染。
长效激素地塞米松的抗炎效力强, 作用时间长, 但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危害较严重, 不适宜于长疗程的用药, 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例如抗过敏时常给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而治疗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狼疮性肾炎等, 应用地塞米松, 不论是注射还是口服均不合理, 如果病情重, 或不能口服, 则应该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 而不是地塞米松。
在局部外用治疗上使用不规范, 例如在皮肤疾病的治疗中经常会用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若用药不对症, 易导致皮肤防御功能下降、皮肤干燥或萎缩、毛细血管扩张, 还可能并发皮炎、红斑症和多毛症状。
大剂量长疗程用药, 多发生于大、中型医院, 部分医护人员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比较随意, 特别是对危急重症用药更是无所顾忌, 主观上存在用药越多治疗效果越好的想法, 或是盲目依靠经验和权威。
2类情况需调整地塞米松剂量
a.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皮质类固醇的代谢清除率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降低,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增加。可能需要随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变化来调整剂量。
b.抗糖尿病
由于皮质类固醇可能会增加血糖浓度,因此可能需要调整抗糖尿病药物的剂量。
因此, 激素的滥用给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 医务人员在使用激素治疗时必须熟悉掌握用药适应证、药物种类、剂型、剂量、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预防等, 确保用药安全, 提高治疗效果。
来源:呼吸新前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