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侯凤琴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病例
基本情况
患者,女,41岁。广东人,公司职员。
2004年孕检肝生化正常。
无其他慢性病史,不饮酒,无脂肪肝。
现病史
2006-1-10:右侧面神经炎;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85 IU/L。发病前2月反复感冒,曾服用感冒治疗药物。
治疗
予泼尼松、弥可保(甲钴胺)、Vit B1、Vit B12、头孢拉定、艾韦达(阿昔洛韦缓释片)、利巴韦林、百路达(银杏叶)、全天麻胶囊(天麻)。
第一次住院(2006-05-23)
反复腹胀、乏力20天。病毒及自身抗体(-)。
出院诊断:隐源性肝炎
第二次住院(2006-06-22)
自身抗体均(-),类风湿因子(RF)升高1倍,甲状腺功能正常。
如何诊断?
2006-07-31 第一次肝脏穿刺,病理诊断: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炎症坏死(G),2级纤维化(S)3期。
未用激素治疗。
第三次住院(2006-08-22)
RF正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SP100、gp120、抗双链脱氧核苷酸抗体(dsD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均阴性;抗核抗体(ANA)弱阳性(1:100)、IgG 18.47(正常值16) g/L、IgM 2.76(正常值2.2) g/L
病理会诊:
对2006-07-31病理标本进行两次会诊,① 认为未见典型AIH改变,不排除DILI;② 认为存在轻度慢性肝细胞损害,未见AIH病变。
第四次住院(2006-10-25)
RF正常;ANA弱阳性(1:100)、IgG 正常、IgM 3.54(正常值2.77) g/L;铜蓝蛋白及EBV、CMV(-);他院查ANA 1:160(正常值1:40)。
2006-11-09 第二次肝脏穿刺,病理诊断:慢性DILI伴自身免疫现象,G1~2S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会诊
诊断:慢性药物性肝损伤伴自身免疫现象
诊断依据:① 阿昔洛韦、银杏叶、天麻等引起肝损伤的报道不少见;② 自身免疫性肝损伤临床及病理条件均不符合。
治疗:
2006-12-12 开始泼尼松龙 40 mg/d治疗
2007-01-31 肝生化完全正常;泼尼松龙逐渐减量至5 mg/d维持治疗;自身抗体阴性。
第五次住院
服用十味龙胆花颗粒4天,ALT再次升高,ANA 1:360。
第三次肝脏穿刺,病理结果显示:急性小叶性肝炎。
治疗:泼尼松龙40 mg/d治疗;1月余肝脏生化指标回复正常;逐渐减量至5 mg/d,2~3天1片维持治疗;2012-09-20停用激素治疗。
第六次住院
停用激素2月,服用胃苏冲剂后复查ALT上升。
自身抗体sp100 弱阳性;HAV、HBV、HCV、HDV、HEV、EBV、CMV(-);甲状腺功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会诊
治疗:
2012-10-21 泼尼松龙 30 mg/d治疗;逐渐减量。
截至2022-07-27 泼尼松龙每日一片维持治疗;肝脏生化指标维持正常。
复盘
病例特点总结
① 反复肝脏生化指标异常,六次入院
② ANA后期间断轻度升高;
③ IgG、IgM一过性轻度升高;
④ 诊断为AL-DILI
⑤ 激素治疗有效
⑥ 两次急性发作均与用药有关。
专家点评
1. 药物性肝损伤可转为慢性
患者2006-11-09第二次肝脏穿刺病理诊断:慢性DILI伴自身免疫现象,G1~2S1
2. 慢性DILI有些患者可以治愈,但不是所有患者
患者第三次肝脏穿刺会诊后病理诊断为急性小叶性肝炎,无慢性肝炎表现。说明既往慢性炎症已经恢复。
3. 药物可以诱发异常免疫,即DILI可以伴有自免现象;
患者反复多次用药后出现肝损伤,逐渐出现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激素治疗后很快恢复。
4. 伴有自免现象的DILI激素治疗有效
患者反复多次用药后出现肝损伤,逐渐出现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激素治疗后很快恢复。
5. 发生过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对药物非常敏感
患者反复多次用药后出现急性肝损伤,提示发生过肝损伤患者,用药需要非常慎重。必须使用药物时需要监测肝脏功能;出现肝损伤后及时停药,积极治疗。
点击图片↑↑,累计打卡有福利
(本文转载须申请授权,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所有)
课后讨论
该例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反复发作,其诊疗过程有什么提示?
请在评论区写下您的思考。本次活动期间,将不定期抽取优秀评论者给予惊喜礼物~)
明日预告
万华:NAFLD与MAFLD,一字之差,诊断流程大不同
查看更多